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推荐新闻

王浩(1987) 发表感言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

我本科和硕士都是在清华水利系读的,博士才转到清华经管学院,师从郑维敏先生。我要感谢我的母校,感谢经管学院,给了我扎实的知识结构。在清华水利系,我 学到了复杂水资源系统的规划、管理、决策,系统的模拟模型,调控模型;在经管学院,我学到了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学到定量技术,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把系 统工程的思想和水利工程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参与了国家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全国的水资源的规划、各大流域规划管理平台,并在2005年当选为工程 院院士。由于清华给我的教育非常扎实,水利工程和系统工程的结合,学科交叉给了我很大的空间,前后发表了300多篇文章,获得了6个国家奖项。今后我会更 加努力,不辜负郑维敏先生的期望,因为是郑先生引导我走进了系统工程的大门,并指导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把系统工程理论上升为实践,教给了我一整套的思维方 法。

这一次我能够当选为博士校友会的副会长,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交流感情,敦睦友谊,加强联系,协同创新,在产业部门,学术部门,科研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之间,架构一个沟通桥梁,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服务国家,更好的造福百姓。

殷勇(1992)发表感言

殷勇(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主任) :

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庆祝清华经管学院博士生校友会正式成立,倍感亲切和温暖,在近30年的发展中,清华经管学院培养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学者,在国家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做出辉煌的业绩,在这当中自然少不了我们博士生校友的身影,其实清华经管学院的博士生一直是我们学院的弱势群体,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清华传统上对本科教育是极为重视的,而硕士生这些年随着人数的不断扩大,也形成了自己的规模效益,跟学校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唯独博士生,一方面,人数少,到目前为止我们才有600多人,另一方面我们生源多元化,导致了班级的概念不像本科生、硕士生那么强,所以经常有一种找不着组织的感觉,现在我们自己的博士生校友会成立了,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学院的关怀。

博士生阶段的教育,是人生经历中最珍贵的一个阶段。五年多的学习,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研究的转变,在与大师级、泰斗级的导师们交流中,我们得到了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做论文的时候,不眠不休的工作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尽管过程很痛苦,但是完成后的成就感、满足感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凤凰涅槃的感觉,我们积累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和文字功底都使我们受益终生。

1997年我博士毕业,开始了第一份工作,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份工作,加入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司,开始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刚毕业时候的一个小插曲让我记忆犹新,当时有一个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和我同时分配到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处室,司长说你们两个人一个洋博士一个土博士,一句善意的玩笑话,成了我多年来的动力。清华的教育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清华自主培养出来的博士,靠实力说话,践行的是行胜于言,终有一天我们会给母校交一份满意的成绩单,成为国家的栋梁。

校友会的成立使我们今后在母校有了一个自己的家,清华历来有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号召,在践行的过程中,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跟得上时代脉搏和学术前沿的知识。校友会的成立,一方面能够成为博士们继续教育和充电的平台,另一个方面也能够给博士生们提供一个回馈母校的机会,让我们把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体会传承给我们学弟、学妹,帮助学院建设,共同发展。相信随着我们校友会的不断壮大,必将更加广泛的传承清华的精神、清华的理念,凝聚校友的真情。

倪正东(1999)发表感言

倪正东(清科集团董事长兼CEO):

我1999年到经管学院读书,2006年毕业,每次回来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清华经管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1998年我在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并准备出国,在学校办创业大赛期间,和赵纯均老师、陈小悦老师有了接触,他们劝我来经管学院读博士。1999年,我认真准备了考试,并且顺利考上了,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在经管学院读书期间,我得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开始自主创业,创办了清科。2000年下半年,我正式申请停学创业,因此我可能是经管学院第一个停学创业的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直到2006年公司稳定下来,我才做完博士论文,参加了毕业答辩,成为我们博士毕业生的一员。回过头来看,要感谢的人很多,包括学院的领导,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作为从力学系考来的学生,他们对我学业的帮助非常大。我还要感谢经管学院包容的精神,让我这样一个一心想创业的学生能够得到发展。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的传统。行胜于言,是清华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不管我们今天是在政府部门、国企,还是在科研院校或者是自主创业,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

王少平(2000)发表感言

王少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02年我从清华毕业,在工作中我时常感到清华精神对我的影响,清华教育对我的影响。清华大学的教育立足本土,但是我们很多博士都能在国际一流,由美国人垄断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是清华大学培养博士质量的一个标志。我个人很荣幸在美国一个很重要的顶级国际期刊发表一篇关于研究的货币政策的论文,培养了两篇优秀博士生论文,这个成绩的取得也是受清华精神、清华校训的影响。

上学的时候我常常对清华的精神感到很迷茫,“厚德载物”、“行胜于言”如此沉重,往往难以做到。但是我从我导师李子奈的身上,从清华大学教授的身上,逐渐领悟到了清华的精神,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教授,清华精神就是始终如一的、一以贯之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为己任。虽然这么多年来我对清华精神依然感到迷茫,感到沉重,但是我一直在自觉的践行。

上一篇:杨炘教授、张德教授在清华经管学院博士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摘要)

下一篇:清华经管学院博士校友会荣誉会长周小川(1982)致信祝贺校友会成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