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见到北葵师兄时,他正处在不顺利中,绝对的意外——下台阶时扭伤了脚,造成骨折。更大的不顺,是年初辞职参与的一个探险考察活动因客观原因推迟了,而这是他目前唯一的工作——

北纬30度

“重申:下面的东西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大胆,疯狂,更具挑战性!”登录活动网站,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句郑重的提醒,耳边响起的是充满异域风情的歌曲, “我们将翻越喜马拉雅山,穿越战火纷飞的城市和村庄,沐浴着撒在恒河上的阳光,聆听底格里斯河畔苍凉而凄美的史诗,在远处的游击队的炮声中祈祷和平天使的降临,我们拜访半岛电视台……”

一个MBA,应该是西装革履的出现在写字楼里、谈判桌旁,怎么会与这么多让人联想到荒凉和危险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你知道么?北纬30度正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降水比较丰沛,植物茂盛,温度适合人的生存,很多早期文明和社会就容易在这个地带发展起来,”提起这个活动,北葵师兄就是满脸抑制不住的兴奋,“这条线上有珠穆朗玛峰,还有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世界几大河流,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都是在这一纬度线入海。还有很多世界上著名的自然和文明之谜也发生在这条线上:古埃及的金字塔群、狮身人面像,中东的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百慕大三角,玛雅文明遗址……还有沉没的亚特兰提斯。”

“所以,我们这次的探险穿越活动可以叫做文明之旅,我们会穿过黄河、长江、恒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孟加拉湾、波斯湾、黑海、爱琴海、死海,”北葵师兄扳着手指说,“预计65天穿越两万公里,经过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叙利亚、约旦8个国家。5辆车,18个人,很多都是有名的探险家和摄影家。”

“可惜,尼泊尔和伊朗的合作机构都说目前不能保证安全,车辆入境也不一定能得到批准,不然,3月份就出发了,”师兄一脸的遗憾。趁着他沉默下来,我赶紧提出我的疑问,“可是,您怎么会参与了这样一个和职业经理人形象毫不相关的活动?”

“直接原因是一个在组委会里的朋友认识我,觉得我挺合适的,深层次的根本原因,那就得从二十年前说起了——”

第一次清华生活和第一份工作

“我是87年考上的清华汽车系本科,一直到92年毕业,我们那会儿要学5年,现在好像都是4年了吧?”北葵师兄稍稍停顿一下,就又接着说了,看来并不需要答案,“我从小就特爱玩,上了大学也没改,爱好特别多,有一个你可能都不相信,就是健美,我曾经是清华大学健美协会的主席,那时候可能是健美协会最辉煌的时候了,我们出了一个全国冠军、一个北京市冠军,不是大学生冠军,就是那种专业比赛的冠军。”

“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摄影和旅游,当时正赶上北京第一次申奥,我们当时特有激情,就自己撞到奥申委,要求做一个活动支持申奥,也没有事先得到学校的批准,结果奥申委说‘好哇’,就找到了学校,搞得学校还挺被动,后来我们就牵头组织了一个从北京骑车到杭州,沿途宣传申奥的活动。”

“从那时候开始,直到毕业工作,直到现在,我这个摄影和旅游的爱好就再没有放弃过。”

“92年毕业,我得到了保研的机会,但是,我就是喜欢冒险、喜欢挑战,在学校有点呆不住了,就分配到了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当时就业还是以分配为主的,国企还要求新分配的大学生下放锻炼,我就被派到了二汽锻炼一年,那时候一汽二汽这些大汽车公司还都是归中汽总公司管的,政企不是完全分开的。”

“9个月生产一线,3个月科室,锻炼结束就要安排正式工作了,正好赶上总公司要在珠海建设一个开展外贸和分销业务的分公司,那些拖家带口的老员工都没法去,我就主动申请去珠海了。”

“在珠海工作了3、4年,做过外贸,做过投资管理,都是新东西,一点也没学过的,就发现有学习需求了,正好一次回清华见同学,结果就——”

撞进了经管,撞上了MBA

“说起来,这人生中有些事情,看似偶然,其实其中也有必然的因素。我们本科学工的时候只有一门课和经济类有一点关系——《工业技术经济学》,是我们现在的经管学院副院长仝允桓老师教的,仝老师讲的特好,当时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后来,在工作中,做外贸做投资,很多东西不知道,又不知道到哪里去学,我就记起来清华还有个教经济管理的地方了。”

“正好那一年,我回学校见一些还在读研的同学,回去的时候走主干道,刚好经过经管学院原来的老办公楼——就是四教旁边那个,现在是外语系了——我就想起来要学习的事情了,就一头撞进去,刚好赶上MBA招生,领了一张报名表,没想到就改变了我的命运。”

“其实,我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是MBA,还是一个人大的同学,跟我说了一个英文名字,当时也没听懂,就知道是教经济和管理的,当时正需要,就决定要上。”

“96、97年的时候,大型国企还是金饭碗,卖汽车的那就更牛了,所以我也舍不得放弃工作,就准备考一个在职班,挺顺利就考上了,成绩还不错,语文成绩还排第一。”

“正准备上学,又赶上清华与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合作推出I(国际)项目MBA,给我们发征求意见函,我一看,这MIT知道呀,我们学理工的都知道,可是这斯隆学院是什么呀,按我们当时的认识,清华的管理学院叫清华经管学院,那MIT的应该叫MIT管理学院,这斯隆学院不会是什么冒牌学校吧,后来一查,还真是正经的好学校。”

“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放弃工作,就没法上了,当时一想,觉得特可惜。没想到,赶上企业内部有些利益纠纷和平衡问题,不让在职学习了。当时家里人、我父母非常支持我再回清华学习,我就干脆坚定决心,准备辞职来读MBA了。”

“领导看到我这么坚决,可能是发现我的价值了,变了个态度,说我如果愿意毕业以后再回去工作,可以把我调到北京来,还可以在学习期间给我发点补贴。可是,这时候,我也发现自己的价值了,不能让这点补贴就把我拴住了,最后就办了个停薪留职,回清华开始了——”

MBA生活

“进了经管,特别喜欢,很兴奋,但是,确实也面临了非常大的冲击和压力。首先,是观念上的,我们当时的学生,普遍工作经验比现在多一点,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从国企来的,在那个时代,国内刚开始加速发展市场经济,连销售概念都没有,是讲‘指标’,谁能搞到汽车指标,就赚钱。不同于现在的学生,入学之前对经济、管理都或多或少有些概念了,我们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对商业环境基本没有认识。我们学工科的,财务概念更是一点没有,偏偏又赶上财务和会计课一起上,会计定义还没学全呢就要做帐,记得当时教财务课的夏冬林老师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no’,全班做帐只有一个人做平了,还谈不上对不对呢。”

“其次,是思维方式的冲击,工科学习讲究精确的工程思维,算出来一个数字,就是这个数,一点误差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工程问题。管理思维就不同了,它是发散的,没有标准答案,怎么都对,关键是考虑客观环境,平衡和权变。”

“再一个,就是学习方法上面不适应,过去学习,说实话,期末冲刺一下也可以,只要把概念和计算方法弄明白了,把作业都做一遍,会用这个方法就是学到了。管理学习就不同了,案例教学最关键的是讨论时候的思考和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它侧重的是过程学习。”

“当时,直接感觉最大的还是国际化教学的冲击,全是原版教材,英语授课,除了语言冲突,还有文化冲突,很多教材和案例中的内容,看的费劲,理解更费劲。当时,对英语授课,确实有些争论,我们班里专门开会讨论,很多同学来自国企和民企,希望学一些实用的知识,并不认为有必要把英语训练提高到这种高度。后来,还是一个女同学的话影响了大家,‘既然来了,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压力确实很大,很多同学长发飘飘,真的是忙得都没时间理发。还是团队精神帮了我们,大家组成学习小组,不同的案例,各有分工,一个同学多做一点准备,看的详细一点,然后给大家讲一下,大家再看,就可以有的放矢,轻松了很多。”

“面对困难,走过了一个从适应到克服的过程,就可以从中受益了。回头看看,脱胎换骨,最大的收获就是——”

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体现在做事方式上的,而不是知识体系,它其实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

“首先是职业操守,做事要严谨、正规、诚信。守时、着装、信守承诺……从礼仪、小的技巧到道德品质,都要体现一种职业精神。参加一个讲座,事先有没有专心的研究演讲者的背景,了解演讲内容,准备一些感兴趣的问题,问题越多、越专业,实际上表明你对演讲者越尊重,这种细节,就是职业精神。”

“第二个是沟通,成功的沟通也是一种职业精神。管理其实就是两件事,一是资源配置,再就是沟通。都是说话,效果其实是有巨大的差别的,说好了,可以让人心甘情愿、兴高采烈的与你合作,说的不好,可能当时就能打起来。管理沟通课我们是上了4个学期的,从刚才提到的一些礼仪,到实用的技能,真是感觉受用终生。”

“再一个就是主动做事。我们入学的时候,很多东西对老师和同学都是新东西。如何写求职信和简历,怎么安排暑期实习,国外都是很成熟的东西了,国内还没有起步,不能等呀!我们要帮着学校做。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办?我找到一个沃顿的毕业生,他有一个学校自己做的求职手册,我们就借了来,然后组织同学一起学习。”

“很多老师对我们这些第一届I班毕业生印象很深,学校或者校友有些活动,也经常都有我们同学参与,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这届同学对MBA项目建设的参与比较多,应该说,也是MBA教育发展的历史环境造就的。”

“就是靠着自己主动的学习和开拓,我们同学都找到了不错的暑期实习单位,我本人去了摩托罗拉大中华区呼机事业部实习,还工作了一段时间,不过,因为觉得呼机产品长期前景不好,毕业的时候,我选择了另一家跨国企业——EDS,就是AT科尔尼(ATKearney)的母公司,还是通用汽车的子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企业IT系统建设的咨询和外包服务,通用汽车的整个IT系统都是EDS从头建设起来的。”

“EDS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神经系统的铺设,很多中国大型企业都有这个需求,EDS的产品也非常好,可惜市场还太不成熟了,企业想上这样一个系统,面临很多问题,投资巨大,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项目风险高,还有很多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很多大型企业的一把手都想上,但没人敢上。”

“市场培育不成功,EDS中国的业务就回收到为跨国企业中国分部提供服务了。2000年年底,我离开了EDS,开始和一个MIT回来的MBA一起创业,做软件外包服务。我们从10来个人、一间公寓开始起步,直到现在300多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中国分部,从小到大,靠的就是大家的职业精神,敬业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精神。公司最初发展阶段,一直是我负责面试工作,选人的标准一直是先看为人,再看团队意识,最后才是技术水平。当时,公司同事之间议论,说公司内部之所以这么和谐,可能就是因为都是我选出来的人,都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做事方式。”

“这5年多以来,从我的合伙人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经历了不少挑战,对这个团队感情挺深的,之所以能够决心离开,是因为我的一个人生体会”——

人生发展的瓶颈是时间

“一天就是24小时,要吃饭,要休息,还要学习,要工作,要和人沟通,要有家庭生活,哪够用呀?不是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么,其实天下哪有什么事是不可做的,偏执狂的成功就是因为把有限的时间集中到一件事上,把它做深做精,关键是你真的想不想这么做。MBA就一定都要做韦尔奇么?还是要为理想奋斗。”

“这十几年来,我的发展一直是靠感觉选择的,比较随性,不是特别有目标感,但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兴趣。一路走来,国企、外企、创业,其实也是一个学习和发现自我的过程,从被推动学习,到自觉学习,到更自觉的学以致用。要问我哪个更适合MBA发展,应该说都适合,要看个人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国企热、外企热、创业热,我也算赶上了几次潮流,97年到99年上MBA,还赶上了MBA得到社会认同甚至追捧的热潮,但个人的发展其实还要走自己的道路,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在想法积累到某个程度就会做出自然而然的决定。”

“拿我自己来说,公司的管理工作非常繁忙,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对摄影的爱好,每天即使半夜回家,也常常进暗室洗相。爱好与职业生涯不匹配,就会觉得缺少一种自由的生活,想为自己上班。在笼子里觉得憋的难受了,就想放养,放养久了,又该向往野生了。”

“学弟学妹们不要束缚自己,学习期间培养职业风范,毕业后做好人生选择,有这两点一定会成功。”

谈到自己未来的安排,北葵师兄还是充满了憧憬,除了盼望“北纬30度”探险穿越活动尽快成行之外,他还在着手建立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准备开拓新兴的商业摄影市场。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北葵师兄深有感触:“如果没有上MBA,一直在国企,估计也可以工作和生活的挺好,不过一定没有这样的挑战和精彩,估计今天我也不敢辞职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迈上经管的台阶,改变了我的命运和人生走向,IMBA帮助我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一条可以撒着欢跑起来的康庄大道。”

文/张华光(MBA2005-F2 )

上一篇:以进取之心做事,以坦诚之情待人——访IMBA97校友张辉

下一篇:梅花香自苦寒来——记经研85校友曹德弼

关闭